5G魅力:从技术标准升级到城市变革的驱动力
当全球范围内的建设浪潮袭来,各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不断积累,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据统计,截至2019年2月,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93%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7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有2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城市”实施国。
为真正提升城市“智慧”,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式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然而,我国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不断面临新的问题,顶层设计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不同步,城市治理预防能力不足,行业数据不能共享、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安全隐患多发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城市真正走向“智慧”。
以数据融合为驱动的智慧城市3.0的拥有“万物互联,城市感知”的特征,如何有效的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让人与终端与云端相互关联,让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实现关联,是城市实现智能管理的基础,人工智能与5G的到来让oT成为大势所趋,同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言,5G的高速传输让人工智能技术的超短延时成为可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表示,5G最革命性的意义在于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的深度融合,实现万物互联。
2019年被誉为5G元年,从开年起5G场景应用落地一波接一波,2月4日除夕夜,央视VR春晚节目直播;3月,深圳市宝安公安分局联合中国电信、华为和AEE一电航空,启动全国“5G+无人机科技警务”示范应用;同月,中国电信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作为全国5G试验运行口岸;3月25日,上海电信实现全球5G+8K+VR直播音乐盛典;4月,中国电信与省二医完成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直播;4月18日,中国电信打通业界基于5G独立组网(SA)的语音通话。5G丰富的应用场景对“智慧城市”构建起到了突破性作用,设想一下,如果你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实时联网状态能够互相感知交互,这其中会有多么精彩的想象力。
例如,5G让医疗资源平民化,让普惠医疗得以发展。当5G商用后,便携、无线化医疗设备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医疗设备、信息系统、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将通过5G实现互联互通,一些术后在康复医院或是家中休养的病人,5G能帮助他们与原来的主治医师实时交互。5G时代,超级救护车也将成为可能,救护车上可以先行开展验血、心电图各项检查,并将结果无时延地传至医院,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再比如城市安防方面,视频监控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的数据传输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安防领域中市场份额最大最核心的一个环节治。随着摄像头高清化程度越来越高,5G正好可以满足高清摄像的大量视频图片上传需求,不再局限于固定网络,后端智能数据处理能力加快,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转发带来的延迟损耗。
其中4K/8k的超高清普及是必然趋势,对于监控设备来说,5G技术可以更快地传输更多的超高清监控视频资源,视频监控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网络,后端智能数据处理能力加快,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转发带来的延迟损耗。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可以进行本地分流,大幅度降低网络传输宽带资源占用,缓解移动核心网拥堵的问题。5G网络正式商用后,监控设备将进一步走进8K分辨率时代,这意味着更高清的画面、更丰富的视频细节,视频监控分析价值更高,市场机会更多。5G网络正式商用后,智能监控数据读取及共享能力将极大加强,这也意味着视频监控将进一步从“看得清”正式迈向“看得懂”。
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无人机搭载视频设备,把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快速的通过5G传到直飞的现场,为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还可以在云端控制救援机器人,利用5G 高效率、超低延时的特性把机器人信息传输到云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无人机航拍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它的空间灵活性与部署的便捷性同样也照亮了很多视频监控应用的盲区。借助5G网络,监控设备可以在移动的环境下进行视频监控。5G+无人机用于调查遭受灾害的地区、巡逻海岸线、在山区探测等,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数据的稳定传输,同时也让无人机空间监控的清晰度上升一个高度。
不久的将来,城市指挥中心也许不再需要大屏,所有城市点位组成的海量视频无延时的传输回来,经过大数据的迅速加工,即可以通过AR(增强现实)和全息透明的形式更直观更真实呈现出来,犹如身历其境,让所有空间内容都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面展示出来。通过AR辅助设备,虽然远在百里,却可以把治安民警一瞬间“带到”任何一个治安现场、交通现场,我们所能看到的科幻电影的场景,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5G最大的市场可能要属车联网,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9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在3G、4G时代,全球都有多个标准,到了5G时代,全球终于统一成一个标准。5G最大的应用可能在于移动物联网,移动物联网最大的一个市场可能就是车联网,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5G技术的应用,可能是最早的一个应用。V2X(Vehicle to Everything)作为车联网的灵魂,是将车联与一切事物想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包括车与车、车与陆、车与人、车与网络之间的交互。 要充分发挥车路协同的这种优势,传输这些信息和信号,都需要非常大的流量和带宽,而且需要很短的延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必须要使用5G的技术。5G网络满足无人驾驶网络技术要求,尤其是低时延和高可靠性,将是完全自动驾驶落地的最后推手。
当然在消费市场,例如手机、VR/AR、手游等领域5G同样大有可为,想象一下,在实时对战类游戏中5G快于4G 5-10倍的速度将是多大的秒杀优势,下一个现象级游戏可能就是在5G推动下诞生的;虚拟现实技术,虽然设备经过数次迭代,但因为视觉效果限制和网络环境影响,一直在惨淡经营的边缘徘徊。而5G带来的新网络支持,能够大大提升VR的体验流畅感。有机构曾预测,5G大规模商用后,VR、AR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千万台级别;在手机市场,苹果与高通从剑拔弩张的关系到近期的意外和解,也是为了长远打算意在5G市场,有着系统网络+5G芯片+应用生态的华为,计划在今年7月和10月分别推出5G手机,与此同时,中兴、联想、OV、小米等在国际化赛道上,也比他国市场同行要来的更早更快,综合能力更强,对于有出海需求的手机厂商来说,5G可谓是历史性的扩张机遇。
无论对市民、对城市管理者,还是对产业发展来说, 5G都起到了实质性的革新作用, 5G的魅力在于真正解决了一些民生问题,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都将会有无限的前景。
2018年的中国科技圈有很多关键词:人工智能、区块链、小程序……其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5G。5G解锁了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范围、更低的网络延迟,解开束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背后所映射的社会变革和创新浪潮,也预示着人类与科幻世界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5G从一种技术标准,变成了改变城市的驱动力。
据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直接产出方面,2020年5G正式商用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6.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的间接产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5G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工业、交通、医疗、能源、智慧城市、等,都将随着5G的融合擦出新的火花。有些是我们今天沿着4G路径能够想到的,也有一些是今天想象不到的。
来源:赛迪网